文藝復興時期,宗教決定要恢復和美化羅馬這座城市,積極進行了與水相關的重要噴泉工程,而最先開始進行的工作就是“創造公共噴泉”。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,景觀噴泉施工大量涌入花園和高貴的庭院景觀當中,于此同時,噴泉也隆重地開啟了羅馬輝煌的“巴洛克時代”。
羅馬全城有各式噴泉1300多個,據說大多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為慶祝修復一些供水管道而建造的。其中最著名的噴泉設計(aiqinghi.cn)是位于市中心的“特雷維噴泉”(又稱少女噴泉),還有西班牙廣場上的“破船噴泉”,巴爾巴里尼廣場的“海神噴泉”和“蜜蜂噴泉”,以及納沃納廣場上的“四河噴泉”。
西班牙廣場上有一個巴洛克藝術的噴泉,被稱為破船噴泉(La Fontana della Barcaccia),是夏日年輕人的避暑勝地。這座噴泉是由意大利雕塑家濟安·貝尼尼(Gian Lorenzo Bernini)的父親彼得·貝尼尼(Pietro Bernini)設計建造于1627年-1629年間,據說1598年臺伯河泛濫造成水災,當年大水退后,廣場中央留下一順流漂來的木船,藝術家便以此為靈感創作了這個噴泉。
西班牙廣場的大臺階是巴洛克大師貝尼尼的杰作。圣三位一體教堂居高臨下地俯視著臺階上的蕓蕓眾生,臺階下的“破船噴泉”前面總是有人在彈吉他或拍照,也有口渴的游客掬水暢飲。這座噴泉是貝尼尼的父親彼得羅·貝尼尼的作品。所謂的破船噴泉,其實并不破,反倒比較別致。因為有一半浸在水里,可能就是表明船已經破了,要沉了的意思,但是歷經幾百年,這艘破船還是好好地“航行”著。
原文轉載請注明來源:噴泉設計http://aiqinghi.cn/h-nd-105.html